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认识儿童青少年强迫症

从害怕蜘蛛到一个发霉的牙膏皮,强迫之路开启的有点玄

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9月份,本该上高中的时间段却因病休学在家,“怕脏、反复洗手、洗澡,伴情绪低落2年”,住院主诉清晰明了的介绍了他的主要问题。第一次交谈,他怯怯的,看的出是个内向的孩子,问起病史,他说,他每次洗澡需要2-3小时,每次洗手6-10次以上,用洗手液洗后再清水冲,包括手和整个胳膊。因为觉得饭桌脏,吃饭时胳膊肘一直抬起不碰触饭桌,尤其害怕食物的残渣,例如面包屑、米饭粒、豆奶等,吃饭期间若是有菜汤溅出,立即丢下筷子,开始洗澡,若被制止,脾气就会变得暴躁。也因此心情低落,严重时觉得生活没有希望,甚至想过饮药自杀。

在以后的交谈中,我了解了很多他的故事,故事发生的原因,还有故事存在的意义。

14岁时,因为看到一个发霉的牙膏皮,便觉得恶心,后来因为吃蛋糕残渣掉到衣服里,便出现反复担心面包皮残渣也会像牙膏皮一样发霉,于是便开始反复洗手、洗澡,不吃蛋挞之类的能掉渣的食物,吃饭胳膊肘抬起不碰触饭桌,每次洗澡2小时以上,反复冲洗……

真的是一个发霉的牙膏皮引发的强迫症?

追问成长史,男孩 10岁时,因看新闻报道有人睡觉时被蜘蛛钻进耳朵后,便害怕蜘蛛,睡眠时担心蜘蛛钻进自己耳朵,在家人反复告知家中很干净、无蜘蛛、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但仍会担心。不接触或看到蜘蛛时能正常生活、学习。在反复洗手、洗澡等症状出现后,对蜘蛛的恐惧不再强烈,且不再认为蜘蛛会爬进耳朵。

难道是蜘蛛恐惧症逐渐演变成了强迫症?我们一起来看看两种疾病的差别。

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景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蜘蛛恐惧症属于特定恐惧症,表现患者对蜘蛛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及回避行为【1】,包括见到蜘蛛的图片、蜘蛛影像和蜘蛛本身等和蜘蛛相关的事物;强迫症是以强迫动作和/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强迫症的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外界事物恐惧【1】。

其实最初怕蜘蛛钻到耳朵里就是一种强迫思维的体现了,男孩最终被诊断为“强迫症”,给予抗强迫药物联合暴露与反应预防法(ERP)治疗。

世界精神病协会将SSRI类抗抑郁药作为强迫障碍治疗的一线推荐,包括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氟西汀、 氟伏沙明和帕罗西汀;若患者疗效不佳,可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一线药物包括阿立哌唑和利培酮。

ERP是治疗强迫障碍有效的行为疗法,暴露疗法是使患者面对引起焦虑的物品和环境;反应预防要求患者推迟、减少甚至放弃能减轻焦虑的行为,如缩短洗手时间、减少洗手频率,甚至放弃洗手。值得强调的是,在开始治疗前,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疾病教育和支持鼓励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患者信心和依从性。有效的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一般需要12次会谈和长时间的家庭作业。

值得欣慰的是,在经过药物治疗和12次会谈后,他给我的反馈是觉得自己好了差不多9分了(10分为满分),在每次鼓励他去做暴露治疗时,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便是“有些事不做之前觉得很可怕,真的做了后其实也没什么”。在他给我的2019年终总结里写到这样一些话:“最⼤的进步就是我不再那么强迫了。现在想想以前的⽇⼦,真是不堪回⾸”、“我对于现在的状况已经很满意了,希望⾃⼰可以⾄少维持现在的状况,能进步最好,不进步也没差。也希望⾃⼰能继续平和乐观下去。”

我知道还有很多人挣扎在强迫症的“魔爪”下,过着“不堪回首的生活”,痛苦而迷茫,但医学在进步,治疗手段也在不断丰富。成功的案例令人鼓舞,乐观的灵魂继续传承,愿看了这篇文章的你坚韧而勇敢,平和而阳光。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马银珠 供稿)

上一篇:小雅的心事

下一篇:儿童青少年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