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注册协议》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 认识成人强迫症

TA们怕的都是什么?

小感姐姐最近特别奇怪,每次到公共场合要坐下来之前,总是有一些犹豫和纠结。有时候,她想了一下,慢慢地坐了下来;有时候,她想了又想,最后仍然不坐,宁愿很累地站着,而让椅子空着。

我很好奇地问她。她始终支支吾吾,最后才告诉我:“之前有一个很胖的胖子坐过那张椅子。”

后来,我开始观察小感姐姐,有一天,我明明看到两个很苗条的美女坐过那张椅子,小感姐姐仍然不坐。

于是我就问小感姐姐,“你为什么还是不坐那张椅子呢”。

“她们前面,倒数第5个人,是一个很胖的胖子”,小感姐姐回答。我轻声地问她:“那么,你能记住几个之前坐过那个椅子的人呢?”,“一般7个左右”,小感姐姐幽幽地说。

“那你为什么不敢坐胖子坐过的椅子呢”,我打破砂锅问到底啦。

“我怕自己坐过这个椅子以后也变成胖子”,小感姐姐回答。

再以后,小感姐姐的害怕越来越严重。最后,小感姐姐因为这样的害怕,而常常不敢在公共场合坐,导致一直非常辛苦地站着。

最后小感姐姐甚至因此不愿意再去公共场所,采取了回避行为。为此,小感姐姐不敢去看自己最喜欢的明星的演出,不敢与父母一起去看小冒弟弟的球赛,心中总是充满了遗憾。

心医生点评:

其实,小感姐姐是患了强迫症。她的表现是强迫症的一种亚型,叫做“害怕被别人的不良素质传染”。

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是害怕,每个人的害怕千差万别,有的害怕被传染上疾病,有的害怕事情没有做好,有的害怕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而这些害怕通常通过患者的种种强迫行为表现出来。

有时患者自己甚至都不知道TA怕的是什么,只知道自己必须做那些强迫行为,或者必须回避某些行为或某些场景,否则的话,TA就会感觉很不舒服。

同样的强迫行为,有时候掩藏着截然不同的害怕。作为医生,重要的是找到患者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帮助TA矫正歪曲的认知,帮助TA直面所能触发TA害怕的场景,体会焦虑自然下降的过程。

而小感姐姐的害怕是怕被传染成胖子。

“害怕被别人的不良素质传染”的人也有种种不同的表现。

例如有的人要离开流浪者远远的,害怕自己也被传染成那样脏乱的人;也有人害怕看到同性恋者,害怕因此自己也变成同性恋。

所谓的“不良素质”是指患者本人的认知,TA认为这个是不良的,TA就十分害怕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因为有“害怕***”这样的强迫想法,患者往往有检查、回避等强迫行为,以暂时降低焦虑,却带来更多的和长远的痛苦。而“回避”是最严重的强迫行为。

因为回避,丧失了很多美好的人生际遇;同时,因为回避,患者会告诉自己“还好我没去/没做***,否则***”,这样的想法又强化了患者的回避行为。

如果只是一般的害怕和随之相应的强迫行为并不能诊断“强迫症”这一疾病。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强迫想法或行为,这取决于我们对某一事物的重视程度。

而小感姐姐的严重程度已经达到了让她本人感觉到非常痛苦、且严重影响到了她的日常生活这一范畴。

这样,就符合强迫症的诊断标准了。

强迫症需要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以暴露反应阻止(ERP)为主的认知行为治疗(CBT)。

 

(厦门市仙岳医院丁丽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