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妈妈说:“每天我都需要定时到孩子房间清理掉堆在桌子上的垃圾,因为他不敢靠近垃圾桶,觉得垃圾桶里的病菌会跳到自己的嘴巴、鼻孔令自己得严重的疾病。”
李爷爷说:“每天孙女上班期间,我都不敢出门,生怕孙女打电话要我马上帮她确认家里煤气、电是否有关时,我没办法及时帮她检查。”
陈同学说:妈妈要求我每天回家进门时必须坐在一把被她称作污染的椅子上把脏外套脱掉,换上干净的衣服后才能进门,不然妈妈就会抓狂地把我走过的地方全都打扫一遍。
以上都是来自于强迫症家庭的心声。当有强迫症家人时,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帮助他们呢?
首选,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强迫症状的主要特点是反复或重复出现的想法或行为,明知不合理或过分但无法控制和摆脱,需要通过重复或反复确认来减轻痛苦。临床上一般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通常强迫思维是反复过分地担心,强迫行为是为了缓解焦虑而做的外显或心理活动。
有时候,当强迫症家人不愿意或不方便做一些强迫行为时,他们会要求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帮他们做,因此改变了家庭成员们原来的安排,这样的行为叫做家庭顺应行为。
家庭顺应行为可能会有如下的表现:
1、向强迫症家人提供保证:当强迫症家人表现出与强迫思维或行为有关的担心、害怕或疑惑时,向他们保证没必要担心。比如告诉他们,手确实已经洗干净了。
2、应强迫症家人的要求,陪伴他们完成仪式性动作。比如陪伴强迫症家人完成多次开关门的动作来让他们安心。
3、因为需要等待强迫症家人做完强迫动作而耽误或取消了原来的日程。比如等强迫症家人按照自己的规则反复检查门、窗、水、电有没有关好后才能出门。
4、因为强迫症家人的症状,回避说一些话或做一些事,比如不能在强迫症家人面前说与“4”有关的字眼,不能买有“4”价格的物品。
5、应强迫症家人要求,参与他们的强迫行为,比如按照他们的要求,敲他们房间门要敲6下。
6、帮助强迫症家人,便于他们做强迫行为,比如帮强迫症家人买肥皂、洗手液等便于他们更方便的按照自己的规则反复清洁。
7、帮助强迫症家人回避害怕的地点或事物,比如强迫症家人对死亡过度恐惧,出门刻意绕开有墓地的路。
8、忍受强迫症家人古怪的行为或凌乱的家,比如默许强迫症家人按照自己的规则摆放家里的物品。
9、帮助强迫症家人做一些简单的决定,比如因为强迫症家人无法做决定,帮他们决定每天要吃什么,要穿什么。
10、承担强迫症家人本应履行的责任,比如由于家人的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帮他们照顾孩子、料理生活。
11、因为要帮助强迫症家人做事情而改变自己的日常行程。比如周末原来约定外出聚会,却因为强迫症家人反复检查数小时而错过聚会时间。
12、改变家庭的日常习惯,比如由于强迫症家人的过度担心,而使用消毒剂清洁地板。
但是有时候,可能会觉得为难。如果按照强迫症家人的要求做可能会被要求更多或令家人的强迫症状更加严重,但不顺着他们,无法缓解他们当下的痛苦,也可能与他们发生激烈的冲突。
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真的帮助我们的强迫症家人?
首先作为照料者和最亲密的人,我们应该了解强迫症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从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家人的痛苦和这么做的原因。
在条件允许下,将家庭干预加入到强迫症的治疗中,对家庭主要照料者进行强迫症知识和治疗原理的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正确看待和应对强迫症家人的问题,从而促进沟通及支持。
在做暴露反应阻止疗法(ERP)的过程中,在双方协商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不顺应他们的强迫行为,而是对这些行为进行提醒或监督,帮助他们更好地直面焦虑而不做强迫行为,从而改善症状。
(厦门市仙岳医院陈莹 供稿)
参考文献:
1.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精编版).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6,49(06): 353-366
2.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brief family-based intervention in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Volume 225,1 January 2018, Pages 137-146
3. Family Accommodation Scale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terviewer-Rated (FAS-IR),Developed by Lisa Calvocoressi, Ph.D., Carolyn M. Mazure, Ph.D., Barbara Van Noppen, Ph.D., and Lawrence H. Price, M.D.
下一篇:无